成都通过林盘、绿道、微绿地等多种形式 建设公园城市
更新时间: 2023-09-17
芦苇摇曳,流水潺潺,林木环绕。漫步在成都市区的新川湿地公园,即使是冬日,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绿意。这个公园“颜值”与“内涵”并存——利用湖、湿地、水潭等多样化的水生态系统,实现“渗、滞、蓄、净”等功能,能将70%的雨水、污水就地循环净化。今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,要求“突出公园城市特点”。为落实这一重要指示,今年7月,成都发布《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》,布局生态城市的“公园化”模式。像新川湿地公园这样能够优化城市人居环境、增加城市生态价值的绿地,在成都越来越多。保护修复林盘,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没有水泥堆砌物,房屋取材于附近的废旧木料,竹林里设有“书吧”……在离成都主城区不远的崇州集贤乡,涂海霞的林盘吸引了很多游客。作为成都平原传统的人居聚落形式,林盘是指当地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、竹林、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融合,形成的农村居住形态。千百年来,广袤的成都平原上,星罗棋布地镶嵌着一块块林盘,如颗颗翡翠一般,造就了丰富的景观层次。“林盘能够用都市的慢生活业态带动乡村旅游。”辞去外地工作回到成都的涂海霞表示,林盘既有生态属性,实现了园林式绿化,同时又有经济属性,
上一篇:第八届新疆苗木花卉博览会开幕
下一篇:临沂出台城市绿化管理办法